APP下载地址- 曼联争议手球逃过判罚,罗杰斯炮轰VAR
4
2025 / 07 / 27
曼联与莱斯特城的焦点战中,曼联球员禁区内疑似手球逃过判罚引发巨大争议,莱斯特城主帅罗杰斯赛后直指VAR系统存在双重标准。此次判罚不仅动摇球迷对技术公平性的信任,更将英超联盟推上舆论风口浪尖。事件折射出现代足球科技辅助系统与人性判断的深层矛盾,暴露出规则执行中的灰色地带。
比赛第78分钟,曼联球员在防守角球时手臂紧贴身体完成解围动作,皮球明显触碰到手臂。主裁最初未予判罚,视频助理裁判介入后仍维持原判。慢镜头显示该动作属于扩大防守范围的手球违例,但当值团队却以“自然站位”为由拒绝判罚点球。
此判罚立即点燃客队教练席,罗杰斯在场边激烈抗议长达3分钟,第四官员多次出面安抚无效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曼联本赛季第3次在相似场景中获益,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热刺对阵利物浦时类似手球却被判罚点球。
数据机构统计显示,本赛季英超涉及手球判罚的审查中,Big6球队获益概率高达72%,中小球队有效申诉成功率不足四成。这种数据反差成为质疑VAR公正性的关键证据链。
英超官方解释称此次判罚依据《足球法》第3.6条关于“非主动扩大防守范围”的条款,但前国际裁判哈克特指出:“当球员完全静止且手臂未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,任何触球都应被判犯规。”这种规则解读的模糊性让技术干预失去公信力。
技术层面暴露三大缺陷:其一,摄像机机位设置未能捕捉最佳手球瞬间;其二,场边监视器回放帧率不足导致动作分解存在误差;其三,人机协作流程中缺乏第三方专家紧急介入机制。这些技术漏洞为误判埋下伏笔。
历史案例对比更具讽刺意味,上赛季曼城对阵利物浦的类似手球判罚直接改变冠军归属,当时VAR介入尺度与本次截然相反。这种执法标准的不统一正在消解技术改革的初衷。
莱斯特城主帅在赛后发布会连用三个“不可接受”表达愤怒:“当价值3分的判罚能被轻易翻转,所谓公平竞争就是笑话。我们不是反对科技,但需要统一标尺而不是看队徽行事。”其发言获得90%英媒支持。
罗杰斯团队展示的对比视频极具杀伤力:剪辑包含热刺、维拉等队类似场景均被判罚,唯独曼联案例逃脱极刑。这种可视化证据彻底点燃社交媒体,#VAR双标#话题迅速登顶推特热搜。
英超裁判委员会主席回应称“尊重教练情绪但坚持判罚正确”,这种官方式回应进一步激化矛盾。数据显示,自VAR全面推行后,针对Big6的误判申诉成功率下降41%,反向印证外界猜疑。
此次事件已引发连锁反应,伯恩茅斯、布莱顿等队联合提交议会质询函,要求公开VAR操作室录音及判罚决策树模型。球迷组织更发起“足球不应靠PPT决定”的请愿活动,三天内获得超50万签名。
商业层面影响初现端倪,某博彩公司暂停与英超的VAR技术赞助谈判,体育科技公司股价单日跌幅达2.3%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青训体系——16岁以下联赛已有63%教练减少手球防守训练。
前首相卡梅伦通过专栏警告:“当基础竞赛规则沦为精英俱乐部的特权工具,足球作为国民运动的根基正在动摇。”这种政治层面的介入预示英格兰足球面临系统性改革压力。
此次判罚风波犹如多棱镜,既照出VAR系统在技术精准性与人性判断间的挣扎,也暴露英超商业化进程中规则异化的现实困境。当科技本该成为公平守护者却沦为争议放大器,职业足球亟需重建技术伦理与监管体系。
罗杰斯的愤怒本质是对足球精神式微的控诉。从长远看,唯有建立透明化判罚机制、统一全球规则解释、引入独立监督机构,才能修复正在崩解的信任纽带。毕竟绿茵场需要的不仅是电眼裁判,更是令人心服口服的正义审判。